來源|農村金融時報 作者|魏再晨
3月16日上午,人民銀行發布公告,開展中期借貸便利(MLF)操作1000億元,中標利率3.15%,與2月17日進行的操作利率相同。
不過,盡管MLF利率并未變動,但上周人民銀行公布的定向降準措施于今日起實施,業界認為,受此影響,3月20日,也就是本周五將公布的最新一期LPR,仍有下調可能。
就在人民銀行公告前幾個小時,美聯儲突然宣布,將聯邦基準利率緊急下調100個基點,目標定在0%-0.25%,并推出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松計劃。消息一出,引發全球市場連鎖反應。這也讓今天人民銀行開展的MLF操作備受關注。公告顯示,我國并未跟隨美聯儲“降息”。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,這體現了我國貨幣政策注重“以我為主”。從過去兩年來看,美聯儲貨幣政策劇烈擺動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力減弱。他認為,人民銀行已先于2月下調了MLF及公開市場逆回購等政策利率,3月暫停MLF利率調整有助于把握政策節奏,防范大水漫灌,穩定市場預期。3月以來,企業復工復產節奏明顯加快,二季度經濟增速顯著回升的態勢已經顯現。因此,當前貨幣政策的重點是保持流動性充裕,針對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強化定向滴灌,助力復工復產加速。在此過程中,連續大幅下調政策利率會快速消耗政策空間,短期內對實體經濟產生的效果相對有限,有可能導致市場出現大幅寬松預期,不利于控通脹、防風險等政策目標。值得注意的是,3月13日,人民銀行宣布將實施定向降準,共釋放5500億元長期資金。這部分資金正是要投向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,降低它們的融資成本。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,人民銀行采取“定向降準+MLF”組合,釋放長期資金,有利于金融機構穩定預期,做好資產負債管理,并可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普惠金融領域的支持力度。他分析,定向降準每年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,對銀行機構降低負債成本有明顯的促進作用,有助于引導銀行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,因此,預計本月1年期LPR將下調5BP,至4%。在昨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,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,下一步,人民銀行將繼續綜合采取多種措施促進貸款利率明顯下行,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。具體而言,人民銀行將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,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,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供良好的流動性環境,并通過繼續推進LPR改革、引導銀行體系適當向實體經濟讓利、繼續發揮存款基準利率作為整個利率體系“壓艙石”的作用等幾個方面開展工作。王青分析,當前,國內疫情逐漸穩定,穩增長越發重要,而全球疫情卻在惡化,這都意味著國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需要加大,向穩增長方向適度傾斜。他分析,考慮到我國貨幣政策空間較為充足,未來MLF降息、全面降準的力度有可能加大,以引導LPR報價下行,增強銀行信貸投放能力,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。